欢迎您的访问!今天是:

发布时间:2021-01-07 16:24

当前位置:

网站首页    特色小学    小学教育教学    《书戴嵩画牛》教学反思 | 蒋晓云
浏览量:0

《书戴嵩画牛》教学反思 | 蒋晓云

《书戴嵩画牛》教学反思

晓云

《书戴嵩画牛》是小学高年级段的一篇文言文,所以古文对于孩子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,但是又不是特别熟悉,很多方法并没有完全掌握,因此,在上这一节公开课之前我一直很苦恼,究竟该如何去讲这篇文言文呢?该让孩子们掌握些什么知识呢?我该用什么教学方法来教授呢?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
为此,我去查阅了一些资料,并在尊重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、教师是引导者的基础上,编写了一份比较详细教学预设教案。主要是从“读中悟”,“即兴表演”、“总结感悟”这三个环节来进行的。为了降低课堂上学习文言文的难度,课前我就让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,将课文多读几遍,借助教材上的注释,对文章的意思有个大概的理解。

因为是六年级的孩子,对文言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,所以在课堂教学中,我先让他们回忆学习文言文的三个基本方法:读准、读通、读准。按照这三个顺序,以小组合作为单位,进行自主学习。随后就是检查自主学习的成果,采取小组代表读、同学领读、小组赛读、全班一起大声读等方式来读准字音、读通句子和文章。至于翻译,则是用文白对读的游戏来进行,从而引导他们,翻译文言文可以借助课后的注释、自己查阅资料来完成,并不用等着老师一字一字地来翻译。弄懂文章的意思之后,就是本堂课的关键——即兴表演,通过学生的表演让他们明白,牧童的“拊掌大笑”和处士的“笑而然之”,这两个笑分别是怎么样的笑,从而引导他们去分析牧童和处士是怎样的人,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。

最后就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蕴含的一个道理——耕当问奴,织当问婢。最后的拓展内容是播放斗牛时的视频,引导学生去思考牧童的观点,斗牛时,牛尾是否夹在两腿中间,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。

教学完这篇文章之后,我学到了一些教学文言文的方法,虽然还很粗浅,没有探索到精髓,但对于以后的教学,很有帮助。

同时,在同事们的分析后,我也意识到了本节课存在的一些不足:

1.       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氛围并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,课堂气氛也比较紧张,这也是我的引领失误。由于紧张,我忘记了适时的板书,学生表演放不开时,文章的重点在“抚掌大笑”、“笑而然之”,如果表演得充分了重点就更突出,学生印象就更深了。

2.       安排读的时间太长了,使主题没突出,时间分配不合理,最后还拖了堂。

3.       同时杨校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:①在小组建设中,必须要有声控员:控制音量。声音太大影响思维,音量控制在组员能听清楚就行。②有问题才讨论: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,有深度的问题才讨论。指导学生通过学文本学习怎样做人。如学了《书戴嵩画牛》,可以拓展到《书黄笙画雀》。同类文章的对比更有益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。不能停留在知识表面,教书育人,旨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贯彻价值观的培养。因此,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活,学得扎实,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

WEBSITE NAVIGATION

网站导航

联系邮箱:

 

联系电话: